董其昌书法作品《仿鲁公书唐人七古卷》

  • 董其昌书法作品《仿鲁公书唐人七古卷》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字画 董其昌
董其昌书法作品《仿鲁公书唐人七古卷》
董其昌(1555-1636) 仿鲁公书唐人七古卷
参考价: RMB 1,800,000-2,800,000
成交价: RMB 5,520,000
作者: 董其昌(1555-1636)
年代: 甲寅(1614年)作 明
材质: 水墨绫本 手卷
尺寸: 书:27×488.5 cm. 约11.9平尺
跋:27.5×94.5 cm. 约2.3平尺
创作年代: 甲寅(1614年)作
钤印: 董氏玄宰 偶拈鸡毛笔写颜鲁公送明远叙笔意,虽不能似,略能取势自快耳。董其昌,甲寅十月望后一日。
释文: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
君不闻,胡笳声最悲?紫髯绿眼胡人吹。吹之一曲犹未了,愁煞楼兰征戍儿。凉秋八月萧关道,北风吹断天山草。昆仑山南月欲斜,胡人向月吹胡笳。胡笳怨兮将送君,秦山遥望陇山云。边城夜夜多愁梦,向月胡笳谁忍闻。
余杭醉歌赠吴山人
晓幕红襟燕,春城白项乌。只来梁上语,不向府中趋。城头坎坎鼓声曙,满庭新种樱桃树。桃花昨夜撩乱开,当轩发色映楼台。十千赀得新丰酒,二月春城长命杯。酒后留君待明月,还将明月送君回。
本幅:吴永题:时公年政六十。丙辰(1916年)腊月吴永记。
后纸:沈剑知题:1.向见过云楼顾氏藏赵吴兴二诗二赞真迹,浑厚遒丽,疑为董宗伯所自出。展至卷末,果有董跋,称其学颜鲁公蔡明远帖兼米漫士用笔,异于常作云云。因知大家虽变古成名,亦必有所取则也。是卷绝类顾氏赵迹,为平生仅见。长明兄其善宝之。沈剑知展观并题。 钤印:剑知书画印信、劫灰外物
2.前数年见是卷于宝蝯阁,因为题识。今归藻韵轩秘笈,又获展赏,余于文敏墨缘可谓不浅。丁亥(1947年)秋日,沈剑知重记。 钤印:沈剑知
签条:吴永题:董文敏仿鲁公书唐人七古卷。癸亥(1923年)中秋重装,盘公题。 钤印:吴永 铁声鉴赏、辅礼秘玩、杨氏辅礼珍藏之记、杨坤心赏、杨谐和刘纯如珍藏印
说明:1.吴永(1865-1936),字渔川、盘公、盘庵,室名“观复斋”,浙江吴兴人。曾国藩孙婿,曾入李鸿章幕府。曾任河北怀来县令,深得慈禧赏识,庚子年伴随太后西逃,有口述本《庚子西狩丛诛》传世。民国初年出任山东提法使。工书,尤得董其昌真髓。
2.沈剑知(1901-1975),名觐安,福州人。晚清名臣沈葆桢(1820-1879)曾孙。民国政府海军部秘书。1949年后任上海文学会委员、上海博物馆馆员。工诗,善书画,用心于董其昌书法,深得董书三昧。常与谢稚柳、唐云等海上名家合作。
3.藻韵轩为女画家江南苹的斋号。江南苹(1902-1986),名江采,号南苹,浙江杭州人。幼喜欢书画,师从陈半丁、陈师曾学画。曾在中国画学研究会任助教。民国20年(1931)参加何香凝创办的女子书画会,1954年进上海博物馆,从事古画修复、复制工作。1981年入文史研究馆。曾为上海博物馆临摹复制了宋徽宗赵佶《柳鸦芦雁图》等佳作。
按语:此卷书唐诗二首,第一首为岑参《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诗》,读诗起意,遂用颜真卿笔意书之,时年董其昌六十岁,是他集古人而大成之时,故信笔书来,尽得颜氏神韵而又不失自家洒脱风貌,自谓“虽不能似,略能取势自快耳!”不能似的是形似,亦不必形似。而“取势自快”,则是实话,能痛快,才能淋漓;略其形而取其势,才能得其神情。“自快”二字,道尽了他书写时自信、自得、自适的快乐心境。鸡毛笔虽软,而气力健举,墨沈入纸,这是用志不纷全力赴之的结果。
旧为清末吴永所藏,后有沈剑知鉴题。吴永字渔川,清末藏家,鉴定董书的巨眼,吴湖帆说他所藏董书多精品。沈剑知建国初任职上海博物馆,一生研习董书,亦是研究董其昌的专家。吴、沈的鉴藏,为此卷的可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