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代虚值货币探析–汉–轻如浮萍的榆荚半两

  • 中国历代虚值货币探析–汉–轻如浮萍的榆荚半两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榆荚半两

“榆荚半两”,西汉早期的一种半两钱,因形如榆荚,称为“荚钱”。“荚钱”一般甚为轻薄,轻重不一。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,实行币制统一,改币制为二等:黄金为上币,以镒(yì,有十六两、二十两、二十四两三说)为单位,供巨额支付,如帝王赏赐、贵族间馈赠等之用;圆形方孔的铜币为下币,继承统一前秦国的币制,文曰“半两”(重十二铢),供日常交易用,禁止民间私铸。秦汉一两合今约16克,半两约8克。但传世秦半两钱的轻重差异很大,轻的6克多,重的在20克以上,介乎其中的则重十几克,成色也很不一律。司马迁说秦“铜钱识曰半两,重如其文,为下币。……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”。秦始皇统一并简化币制,不仅有利于国家统一管理及社会经济平稳运行,而且半两钱的圆形方孔的形式也成了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定制。

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。汉初,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,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,“天子不能具钧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,齐民无盖藏”。(《史记·平准书》)社会十分残破。鉴于国穷民困,经济萧条,前朝遗留下来的“秦钱重难用”,不适应汉初时低水平的经济生活。于是,在汉王刘邦元年至五年(公元前206—前202)颁布了“更令民铸钱”的法令开始了西汉建国后第一次币制改革。

新币制规定:将秦时法重十二铢的半两钱,减重至三铢上下(约2.1克),面文仍为“半两”,放手让地方及民间自由鼓铸。由于小半两的重量标准下降幅度较大,因利益所致,实际铸钱越来越小,“半两”已名不符实,其重量减至秦半两的十分之一,甚至更少。尤其是一种小半两,形似榆树果实而称“荚钱”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及《汉书·食货志》载“榆荚半两”。此钱重不足1克,直径不足1厘米。《古今注》“荚钱重三铢,称荚钱之故”。如淳曰“如榆荚也”,是比喻其轻小象榆荚。流通后曾引起物价飞涨,“米至石万钱,马一匹则百金”(《史记·平准书》)。

由于货币减重,物资缺乏和商人囤积居奇,以至物价高昂,吕雉亲政后,于是在吕后二年(公元前186年)决定加重货币来提高币值,由政府铸行“八铢半两”。这种八铢重的半两钱是把减重较少的半两定为铸行货币的标准。这比当时的“榆荚钱”增加了五铢重。汉八铢半两的特征是体大肉薄、背平无文,钱文书体扁平,已经有隶书的趋向,钱直径2.8—3.2厘米,重4.8—5.5克,为汉半两中最大者,其制作也较整齐。此钱行用不久,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,改铸为小的榆荚钱牟利。吕后六年,由于与南越及匈奴作战,军费开支大增,不得不停铸“八铢半两”又重新实行货币减重,而改行“五分钱”。“五分钱”实际重量只有2.4铢,仅是秦半两的五分之一,是汉初“荚钱”的再现。

高帝末年和吕后时曾禁民私铸钱。文帝五年(公元前175)改铸四铢钱,除盗铸之令。由于新铸的钱和过去的钱,钱文都为半两,同在市场上流通,大小、轻重、优劣不一,用轻钱时需再加若干,交易很不方便,再加上诸王、达官、豪富大量私铸牟利,更增加了币制的混乱,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和交换,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。为了结束中央、郡国、民间都可铸钱所造成钱币极其混乱的局面,汉武帝刘彻即位后,再图改革币制。公元前118年,汉武帝下令以中央政府所铸造的“五铢钱”(重5铢)为法定钱币,严禁各郡、国和民间仿铸,旧时的货币一律作废,半两钱遂正式废罢。这可以说是继秦始皇之后的再一次统一货币,对于形成和巩固“大一统”的政治局面起了积极作用。

半两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货币,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颁布统一货币的诏令,废除战国时各国杂乱无章的货币如刀币、布币、郢爰、蚁鼻钱乃至贝币,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后,直到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除半两改行五铢钱为止,半两钱在我国流通了92年。但是,在这92年中,同样名称的“半两”钱,虽然圆形方孔的形状不变,其大小、重量却历经变化,总的说来是变得越来越小、越轻、越薄,直到最后被五铢钱所取代为止。

中国历代虚值货币探析--汉--轻如浮萍的榆荚半两

weinxin
藏品鉴定请扫码添加
或者保存二维码扫码识别添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