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仓土瓷器的特点及鉴定方法

  • 麻仓土瓷器的特点及鉴定方法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
我经过古瓷器堆里30年的摸爬滚打,反复验证了 看懂麻仓土是元代与明代早期瓷器鉴定中最直接的方法之一,麻仓土的特点是刚刚烧造后白而不细,有很多气孔, 麻仓土的特征是具有滑腻感,干燥后成粉状,吸水性,烧成的釉面易鼓包等,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,【除了江西窑口的其余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窑口,如果不掺有麻仓土的胎体烧造的火石红不太明显或者根本没有】尤其是胎釉结合部和部分留有局部底釉周围火石红更是自然明显。前期高岭麻仓土比例高时,有黑痣,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,【福建窑口烧造的或对釉面有炸裂成豁口】或出现棕眼。用其它品种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。这些自然现象,高仿瓷器是采取人为作假外根本做不到原版的效果。
一、从圈足露胎处感受,麻仓土瓷胎即使表面不平整,摸上去仍然有光润的感觉,象有滑石粉在上面一样;其他地区种类的或没有掺与麻仓土成分的瓷胎则有干而涩手的感觉。
二、麻仓土瓷胎断口截面有细小空隙,但你可能会在圈足处发现这一特征。其他瓷胎绝无这一特征。
三、麻 仓土瓷胎透光性能极好,夜间将25瓦的节能灯放入壁厚达一厘米厚的瓶里,也能透出“肉红色”的光!(淡肉红色的透视光也可看作其特征之一)。而其它相同厚度的瓷胎绝无这一现象。
四、有的会吸水,主要原因是烧造温度刚刚达到或超过1200度的瓷器下限临界点后,就回落了,因此瓷化程度不高,再通过680年的风化瓷钙析出后,只要天气干燥就会吸水。
是麻仓土具有不均的黑渣点和很多气孔特点,【原因是瓷石是像舂米一样舂出来的不规则小颗粒,胎土是摔打出来的,不像现在的球磨机加工出来的圆颗粒和搅拌机搅拌出来的,比较精细】。器壁较厚,重而坚,【江西与安徽烧造的器壁相对较薄要好于浙江和福建,元代的大罐胎比元末明初洪武时期朱元璋下令烧造的大罐要轻很多】。火石红现象,具有局部红,有斑点红或大面积红或点点滴滴小红斑的自然渗浸感【其实是某些金属元素导致的原因】。 具有沙底无釉,有谷壳灰。大罐足墙以深宽大为特点。底削平,或有旋痕、或隐现旋痕、或无旋痕【个别还有反时针】。有些具有使用过的自然老化现象【观察有麻仓土成分的底胎沧桑感觉强烈】麻仓土成化年代几乎用完

麻仓土瓷器的特点及鉴定方法